握緊拳頭達到傳播最大化
時間:2021-02-27

隨著媒體、渠道環境的變化,投放的內容、渠道、花樣越來越多,很多品牌在眼花繚亂的環境下,傳播也越來越不知道在干嘛。
對,就是“不知道在干嘛”的字面,無主題沒規劃碰運氣式自由主義傳播。呵呵。方案再好看再花哨也沒用。
為什么傳播要集中
01疊加放大效果
資源一定是稀缺的,品牌在傳播上投入的人力、財力都是有限的。我們需要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,盡可能獲得最好的傳播效果。
從傳播的規律來看,在前期投放量與效果呈現小幅度正相關性,只有達到一定量級后才會出現拐點,效果放大,如果不明白的話請看下圖。
意思就是投放得到一定的量才有意義。分散,某種程度上無限拉長了累計的前期,很有可能在消耗完所有的資源前都達不到拐點。
當然,我們不是說集中一定能獲得好的傳播效果。只是如果集中都不行,那分散更不可能。
02檢驗效果
有些人在做了很多次傳播后,仍然不知道什么形式、什么渠道最符合品牌,傳播效果最好。
翻翻前面傳播的方案,這些方案很可能是面面俱到,“全覆蓋”式的傳播。但面面俱到的方案是最不要水平的方案,也是沒用的方案。
100塊錢,分散在每個形式、每個渠道,最后各花了5毛,先不說這樣的傳播有沒有效果,就算有了5毛錢的效果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個5毛發揮了作用。
要鎖定其他因素,只對某一個變量進行觀察,才能得到相對精準的效果判斷。變量太多,糊在一起,就看不清真正有效的方式了。
傳播如何集中
01內容主題集中
傳播中所有的操作都要與傳播的目的相匹配,在與目的匹配的情況下,首先傳播的內容要集中。
我們所說的內容集中,絕對不是用一模一樣的傳播素材,而是在傳播的內容核心上集中一致。
也就是說,集中,是指主題集中,并且通過不同內容形式表現出來。
比如,傳播的目的是為了刺激銷售,傳播的內容設定主打便宜。在內容上不管是文字、圖片、視頻都可以360度的花式體現便宜。
消費者的時間精力已經被瓜分的支離破碎所剩無幾了,內容上再分散,他們根本不知道你要說的是什么。
02發布平臺集中
最近這段時間有不少品牌是通過集中的平臺做傳播殺出來的。比如萌牙家、完美日記、花西子……
品牌在確定了某個渠道或者平臺的效果后,在這個平臺上都投入了壓倒性的資源。我們以萌牙家為例,這里我們把KOL作為一個投放平臺/渠道看。
去年微博有句傳言:接不到電動牙刷推廣的大V不是真正的大V。
集中在某個平臺,集中在這個平臺進行投入,對在這個平臺的流動性用戶反復影響,反復施加,可以更容易制造出一種“打穿”的感覺。
打穿是什么感覺,打穿就是“靠,又是它”的感覺。這是只有集中火力在某個發布平臺,才可以做出來的效果。
根據萌牙家CEO的對外發言來看,2018年4月萌牙家逐漸鋪開對微博KOL的投放,與微博超600個KOL有過合作,投資回報率(ROI)在1:5至1:4之間,2019年3月,達到了1300萬營業額。
600個KOL感受一下……
03傳播時間集中
我們總是會說,品牌公關的傳播是逐步的,是需要時間累積的。
不過,這是對整體品牌而言的,不要以為一段時間的集中轟炸之后,就萬事大吉了。
注意,是一段時間的集中轟炸“之后”。你得先有個集中轟炸吧。
我們經常會遇到希望把預熱周期拉長的訴求,認為時間長一點自然效果就會好一點。事實上,要讓這個設定成立的話,必須要有非常多的資源配合。奧運會倒是提前好幾年就宣傳了,雙11也是一年比一年啟動得早,但是,你想想比得了么?
在有限資源下的傳播,并不會因為傳播周期變長,而覆蓋到的人群更多。相反,因為資源被時長無限稀釋,效果無限趨近于0。
大部分時候,傳播,優先要考慮的是集中。在資源多的情況下要集中,疊加放大傳播的效果;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更要集中,盡可能的產生一些效果。
以上內容由盾牌公關公司小編精心整理。盾牌公關公司專注企業品牌維護,危機公關處理,互聯網輿情口碑維護,負面信息處理等服務,實戰經驗豐富,為您和企業保駕護航。
上一篇:企業公關日常傳播 下一篇:公關公司文案到底要怎么做